观热点:古人怎么过夏天?吃冰饮、开“空调”,解暑神器不能少!

古人如何过夏天?

你可能想象不到

祭祀


(资料图)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

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据记载,公元前7世纪

先民采用土圭测日影

确定了夏至节气的准确时间

夏至也是古代民间

“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

自古就有在夏至之日祭神

以求丰年的习俗

马神之祭

可追溯到周代

《周礼·夏官·校人》曰

“夏祭先牧”

“先牧”即放牧者的祖神

敦煌的先牧之祭是一年两度

即孟夏与仲夏

这也是不同于中原之处

孟夏、仲夏又是水草最为丰美的季节

此时马群入泽,放牧开始

行牧祖之祭显然非常适宜

这也充分反映了

当地百姓对畜牧业的重视

制冰、喝冷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夏,假也,至,极也,

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一天

万物此时的生长都达到极点

至此,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拉开大幕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

在冬季把冰块存到夏天用的意识

他们在寒冬

把冰湖、冰河里的冰块凿下来

放置到冰窖里储存

为减缓冰块融化的速度

人们还会在冰块周围

铺上稻草、树叶等隔热

但当时取冰、存冰非常消耗人力

所以能够享受冰块服务的都是王公贵族

据《周礼》记载

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

还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

到了唐朝

冰块才真正普及到老百姓家

唐代人为生产火药而开采硝石

意外发现硝石溶于水后会吸收大量热量

使周围迅速降温

利用这个原理

人们开始“点水成冰”

大大提高了冰块产量

有了充足的冰块

在夏季吃冷食、喝冷饮不再奢侈

大街上卖冰、买冷饮的人多了起来

宋人对吃冰的喜爱

在杨万里的《荔枝歌》里

展现得淋漓尽致

“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古人的“冰箱”

青铜冰鉴

《周礼·凌人》记载

“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

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

原来,冰鉴是古人用来冰酒的

尊缶内装酒

鉴、缶壁之间放置冰块

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

这件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也是当时祭祀中的重要礼器

古代版“中央空调”

古代科技尚不发达

可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中

描绘过的自雨亭

凸显科技色彩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亭子傍水而建

利用水车等机械将水引到屋顶

水沿屋檐落下形成水帘

凉水上下循环,带走蒸腾暑气

降暑的同时形成独特的景观

除了自雨亭

唐朝还发明了著名的含凉殿

含凉殿内外设置了许多水车

流水冲击扇叶转动

冰凉的水汽和冷风被送入殿内

堪称那个时代的“中央空调”

瓷枕

古人日常生活中

还有扇子、瓷枕等清凉神器

北宋诗人张耒

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写道:

“巩人作瓷坚而青,故人送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李清照《醉花阴》词中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这些诗词清楚地表明

瓷枕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寝具

《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从阴阳流转

追求万物和谐平衡的自然时间节点

到祭祀神灵

弘扬民族信仰的人文节日

夏至写满了人们

对多彩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来源: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