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每吨降225元!动力煤价格加速下跌 多家券商看好火电行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6.1%,增长主要来自火电、核电和风电,其中火电同比增长11.5%,增速环比增加2.4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来看,二季度初发电火电仍是主力军,且出力明显增加。但是,夏季来临之际,反常的是,国内动力煤价格不涨反跌。


【资料图】

根据CCTD的煤价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为785元/吨(5500大卡),较月初下跌225元/吨,跌幅约22%。

对于价格下跌的原因,一德期货资深动力煤分析师曾翔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保供增产政策落地,国内优质产能不断释放,产量目前稳定在高位水平。3月原煤日产达到1346万吨的历史高点,4月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水平。

他进一步指出,进口煤炭量大幅增加,1-4月份同比增加了88.8%。但是,产量的稳定对应的却是下游需求不足,各环节库存不断创出新高,供需宽松局面明显。原本没人主动砸价,价格相对僵持,但进口煤价格的暴跌引爆国内这一脆弱格局,使得煤价开始加速下跌。

对产业链影响几何?

据记者了解,港口目前库存偏高。中国煤炭网统计,北港方面,近期北港下游实际采购低迷,锚地船舶与调出量持续低位,库存出现快速攀升,至5月30日已达3012.2万吨创历史新高,单月增加412万吨。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动力煤价格下跌对煤炭产业链上下游都会产生影响。对于煤炭生产企业来说,价格下跌会导致利润减少,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对于火电厂来说,价格下跌会降低用煤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煤炭物流企业来说,价格下跌可能会导致沿海煤炭运价持续下行,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动力煤作为源头的能源产品,对下游成本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这几年煤价高位运行,使得用煤企业成本占比进一步提升,因此,动力煤下跌对于下游产业成本优化会明显改善。”曾翔说。

未来煤价如何走?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动力煤价加速下跌,冲破市场心理线,情绪低点已至。5月第四周,北方港Q5500平仓价880元/吨(-95元),京唐港主焦煤(山西)库提1800元/吨(持平),焦煤止跌企稳,动力煤港口、终端库存继续上累,受海外煤价下跌影响,上周港口及产地煤价加速下跌。根据气候预测,预计今年夏季,除黑龙江中部和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旺季将至,需求边际改善,夏季的高温热浪将拉动用煤需求,煤价加速下跌后有望企稳。

曾翔也指出,随着供需紧张局面缓解,预计煤价会逐步向理性价格回归,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的范围之内。他预计,虽然短期价格企稳,但后续还有回落空间。

张雪峰则认为,未来煤炭市场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国内经济增长、环保政策、国际市场需求等。总体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炭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但是,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煤炭行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可能会上升,从而影响煤炭价格的走势。未来煤炭价格的走势还需要关注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等因素。

上海有色网煤焦钢分析师侯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六月整个煤炭市场仍将处于降价的阴影中,供应或维持宽松格局,有200-300左右的降价预期。

动力煤价格拐点何时出现?曾翔认为,“从目前的供应和库存水平来看,大的拐点出现预计要较长时间,而短期企稳点这两天就会出现。”

多家券商唱多火电板块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电力行业利润快速增长。1—4月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7.2%,增幅居于41个工业大类行业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动力煤价格的下行,火电盈利预期向好,不少券商机构也对火电行业表示看好。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动力煤价格加速下跌,关注基本面持续修复火电行业。2023年1季度,已经明显看到火电龙头燃煤机组开始扭亏,行业基本面在持续向好。一方面,在政策加持下,长协煤履约率有望提升,同时叠加进口低价煤价冲击,入炉煤价有望继续下跌,火电企业成本端压力得到缓解。另一方面,自从电价改革实施后,多地电力市场成交价均实现20%顶格上浮。江苏、广东等地的2022年年度双边交易均价也逼近了顶格线。随着成本端压力下行,收入端电价有望上浮,火电盈利能力将得到改善。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近日,秦港动力煤价格跌破900元/吨,为近16个月以来首次。从煤炭消费方面来看,受水电持续低迷影响,火电出力维持高位。尽管需求端仍相对旺盛,但受国产煤产能不断释放以及进口煤补充明显提升影响,电煤库存行至高位。他们判断高库存背景下,动力煤仍将维持买方市场,同时夏季用电对电煤价格的拉升效果有望得到有效缓冲,持续看好火电企业完成业绩及估值修复。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称,国内市场煤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在煤炭供需较为宽松的背景下,全年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降低,同时,伴随长协煤比例持续提高,火电公司盈利或将加速修复,其业绩弹性有望释放,估值或将迎来修复。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